(通讯员 周浪)9月19日下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主办的“风景的时间向度:概念工具与个案分析”主题讲座在文波楼206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汤拥华主讲,陈国和教授主持。中文系部分教师及学生参会。
讲座伊始,汤拥华教授引出可以把空间、地方和风景看作三一体的核心理念,阐述了风景分析的时间向度,并以实例探讨了生活之中风景与空间和地方的辩证关系,以更加全面的视野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文学作品注入新的文学理解。
汤拥华教授分别以空间·地方·风景和空间·时间·风景作为两种概念工具进入文本,以空间意识对照地方质感界定风景,并通过空间中的物象与意象的更迭阐释风景的时间向度。汤教授既以真实的校园风景照片及个人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又通过众多经典的文学文本作为案例分析,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文学之中风景所承载的时空内涵。此外,汤教授还以废墟作为个案分析,揭示了作为风景的废墟本身便与无数个过去相关联。而通过山水与风景的对比研究,汤教授指出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所携带的精神性特征,同时也说明了风景与山水的现代关系转变。
讲座尾声,汤拥华教授与同学们积极互动,深入交流了讲座的相关问题与感悟。汤教授的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温度,具有开阔的文学视野,陈国和教授在最后总结:“汤教授的研究贯通古今,勾连中西。”本次汤教授的讲座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促进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学术研究优秀的理论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