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讯员曾粲然)6月27日下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主办的“汉语文学谱系与世界文学空间”主题讲座在文波楼501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志远计划领军学者宋炳辉担任主讲人,新闻学院陈国和教授主持。中文系部分教师及学生参会。
宋炳辉教授围绕世界视域下“中国”文学的认知、中国文学内部的多元性、向外漫延的汉语文学、“华语语系文学”的话语分析以及汉语文学谱系这五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阐述,他系统剖析了汉语文学在世界文学空间下的时空演化,并揭示海内外汉语文学的创作与批评和比较视野的引入对认识其复杂生态的重要意义。
讲座伊始,宋教授首先对“中国文学”概念进行了反思,强调概念界定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选用“汉语文学”这一术语的多维理据。随后,他列举了中国历史上三个标志性的中外文化-文学交流事件,阐释文化交流如何为本土文化注入新的思想资源。在深入分析汉语文学谱系时,宋教授特别提及海外学者张错提出的“华语文学区域”主张,解读了其概念设定中包含的抵抗意识,也介绍了海内外学界对该文学现象的广泛关注。
讲座尾声,宋教授强调文学与语言学研究的互通性:“研究文学从来不放弃语言学,研究语言学从来不排斥文学。”他引入语言地理学的视角观察世界文学谱系,为师生们展示了从语言学路径研究汉语文学谱系的新范式。这一视角转换有助于突破既有边界,发掘新的问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