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贤,赓续前行 ——潘梓年校长逝世50周年纪念活动

发布者:杨倩文发布时间:2022-04-12浏览次数:84

(通讯员 杨倩文 陈佳怡 费熙华 李盈莹 陈思妤 张睿婕)“把追忆唱成歌,用思念轻轻和,歌声跨山河,时空里诉说。”410日,正值我校前身中原大学校长潘梓年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奠基建立的历史功勋,上午9时,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承办的潘梓年校长逝世50周年纪念活动于南湖校区波澜广场潘梓年铜像前举行。原校党委书记徐敦楷,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巍,新闻学院院长罗晓静、党委书记黄俊雄,党委宣传部及新闻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罗晓静主持。

波澜广场上矗立着潘梓年校长的铜像,他手持课本,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痛失斯文久,常怀蜀道难”,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潘梓年默哀。默哀毕,周巍、黄俊雄向潘梓年敬献花篮,师生代表献上鲜花。 

 

徐敦楷讲授微党课《短暂的相遇无尽的缅怀——纪念潘梓年校长逝世50周年》,他从潘梓年的求学经历出发,讲述了潘梓年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著名教育家党的新闻事业创立者等方面的光辉事迹。

 

潘梓年,1893年生,中南大前身中原大学的主要建立者,曾主编《北新》《洪荒》《真话报》,于1938年创办了《新华日报》并担任第一任社长,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194812月,潘梓年调任中原大学副校长,1950年成为中原大学校长。建校伊始,办学环境极其简陋,教材、教室、教员等教学资源严重匮乏,但潘梓年仍精力充沛地带领全校师生做教育建设。没有校舍,就住农民让出来的空房;没有教室,树荫下、马厩、破庙也可以是教室。同时,在他的带领下,《中大生活》和《改造》等刊物也崭露头角,宣传共产主义,丰富师生生活。潘梓年在课后常和学生交流,以经年阅历为学生答疑解惑,为他们讲述青年运动的光荣事迹,鼓励学生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微党课结束后,学生代表齐声朗诵潘梓年的作品《抗战中的青年作用与任务》节选。“在历来革命中表现得最积极的是谁?”“在这次抗战中表现得最积极的是谁?”在场同学饱含深情地回答:“是青年!” 潘梓年告诉青年应该如何学哲学、学理论,指导他们拟定自学计划;他撰文讲述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激励青年投入抗日救国的滚滚洪流;他热情答复青年的来信,帮助他们消除精神上的苦闷。

 

最后,全体师生合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歌》。“我们有远大的理想,在党的光辉下建设幸福的祖国,我们要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新时代的中南大青年正将潘梓年老校长的革命精神根植于心、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坚定不移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参加此次活动的中文2102班潘祥羽分享道:“很荣幸能够在这次活动中担任领唱和指挥。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饮水思源,聆听徐敦楷教授讲述的微党课,我们仿佛回到了从前战火纷飞的时代,跟随先人们走过那段坎坷的道路。在指挥校歌的时候,看到同学们充满朝气的面庞,我十分感动,正如潘梓年校长所说,我们青年要怀有热血、勇敢和积极,在耐心的学习与研究之中,让社会与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缅怀先贤,赓续前行,潘梓年留给后人的知识和精神,依旧让中南大师生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