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看发展、悟使命、长才干、展担当,按照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根据当前疫情常态化形式,结合我院实际,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决定组织展开2021-2022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读懂中国·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内容
(一)振兴家乡,体悟时代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兴家乡。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感受家乡发展变化,铭记党的奋进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团员青年可通过“寒假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行动”等活动深入家乡、深入农村乡镇、深入街道等基层一线,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实际情况,以政务实践、社区服务、公益服务、企业实践、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形式,在实践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二)追根溯源,传承红色血脉
今年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精神,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党的发展历史,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广大团员青年可利用寒假时间追寻家乡党史、学校学科发展史、新闻事业发展史,通过人物访谈、探访旧址、史实讲述、跨时空对话等形式,在实践中学习继承党的精神。
(三)情系母校,筑梦中南
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利用寒假返乡契机回访母校,探访恩师,结合疫情防控要求,介绍我校办学情况、专业结构、学科发展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宣传我校招生政策,发挥朋辈传递作用,搭建中南大学子与母校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展现我校学子精神风貌,不断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学以致用,服务人民和社会
引导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所调研的问题,以小见大、以点见面,走实证研究、交叉研究和创新研究之路,将书中所学应用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调研中提升自己、服务社会、读懂中国。
三、项目申报
院级立项项目(团队)
(一)申报对象:①我院各年级团总支、团支部 ②学院指导的学生社团 ③学院志愿服务组织 ⑤我院学生自行组队项目。
(二)申报机制:根据实际申报情况,经我院团委审查后评定。
(三)资助方式:对获得院级立项的项目(团队),若后期成功结项,将由院团委出具立项及结项证明,凭借相应发票(车票),学院对其进行一定的项目报销资助。若后期获评优秀实践成果,学院也将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四、注意事项
(一)各团支书及时将此通知下发至各支部并做好动员工作,提醒本支部申报团队在规定日期前按时提交电子版材料(含查重报告)至学院团委实践部处。
(二)申报院级立项的项目(团队)成员(含指导教师)不超过10人;同时我院学生占比须超过60%。
(三)立项申报书、结项成果报告、结项成果报告须用维普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且引用率不能超过20%(不计封面,目录、附件),超过则直接取消申报资格。
(四)请各实践团队于2022年1月21日24:00前将立项材料电子版材料(立项书PDF、查重报告PDF)发送至分团委实践部邮箱:xwtwsjb@126.com。邮件发送时主题统一为“寒假社会实践立项申报+负责人姓名”,电子版材料命名格式为 “负责人姓名+项目名称+立项书/查重报告”。
(五)实践结束后,各实践团队(个人)需形成至少1篇有质量、有深度的调研报告、成果论文、项目方案等成果形式。寒假结束后将通过结项答辩以及学校相关通知进行优秀实践队、优秀实践成果等奖项的申报评选。
五、相关要求
(一)精心筹备,广泛动员
各团支部应高度重视寒假社会实践工作,结合本院专业特点与学科优势,积极打造学院特色实践品牌,做好前期动员与组织工作,严格把关项目质量,严禁学术不端、一稿多投行为,在各环节有序开展考核,并于下学期开学初将《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附件1)归入学生档案。
(二)有序开展,安全至上
各团支部应注重疫情防控,做好安全教育。实践团队、个人不得线下跨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就近就便、避免聚集”的原则,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参与实践的各实践团队成员、个人须仔细阅读并填写完成《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安全责任承诺书》(附件2),由学院统一收取。
(三)积极宣传,创新成果
鼓励各实践团队及个人运用多元化宣传模式,通过视频(Vlog、短视频等)、图片(影像日志、主题图册等)、文字(采访、宣讲、推文等)等丰富新颖的宣传形式扩大影,以漫画、图册、自制影视作品、3D模型、期刊论文等多样化形式展现实践成果。
联系人:卢宛妮14736282396,李冰冰17355890537
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委员会
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