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代表队在“希贤杯”校园朗诵大赛中获二等奖

发布者:杨倩文发布时间:2021-12-05浏览次数:21

(学生记者 王寅雪)“延安新华广播电台——FNC2——现在开始播音!”12月2日下午,“希贤杯”系列竞赛之“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校园朗诵大赛决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路演厅举行。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代表队携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参赛,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比赛现场

《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的是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的故事。该作品歌颂了战士们为建设广播电台而付出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展现了两位女播音员第一次播音获得成功后的激动心情。

“我被它里面播音员的一种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来自中文2101班的杨柳是这支队伍的发起人,她讲述了选择这篇稿件作为参赛篇目的原因。队伍中的另一名“播音员”——来自中文2102班的王钰霏说,“我觉得这个‘电波’跟我们学院关系还蛮大的,因为我们是新闻学院的,其实在后来的准备过程当中,也慢慢通过这个去理解了朗诵稿。”在表演中,杨柳和王钰霏主要饰演两位女播音员——徐瑞章和姚文。而来自中文2102班的梅凌寒则负责朗诵稿的旁白部分和其他人物的串演。尽管他戏称自己是其余两名队员的“牌搭子”,但是,为了这个作品能在最终的舞台上完美呈现,他做出的努力并不亚于其他两位成员。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备赛期内,梅凌寒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和两位队友约定时间进行练习,一遍遍熟悉朗诵稿的内容、加深对朗诵稿的理解。从最初的技巧性朗诵到读的次数越来越多之后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他说,这个过程使他“对播音工作,包括新闻传播工作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这次参赛经历不仅精进了三位队员的朗诵技巧,更丰富了他们的舞台朗诵经验。经过两次走台练习,他们的舞台感越来越强,也在后来的表演过程中注意到了舞台造型和服装搭配的重要性。王钰霏说,“在此之前,我们所有的舞台都是别人带着我们完成的。但是我觉得,从这场比赛开始,就是我们自己完成的了。”

“当时代的话筒传递到我们青年一代手中,让我们带着声音的温暖与力量,怀着民族的荣光与梦想,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传递一段段永不消逝的声音!”在慷慨激昂的音乐声中,由新闻学院代表队带来的朗诵也步入了尾声。

正如梅凌寒所说,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场艰苦奋斗的决战”,但是新闻学院学子顶住了压力,在这场决战中发出了新一代青年最响亮的呼喊。他们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通过直播传递给了正在关注这场比赛的每一位观众,未来更将通过实际行动响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每一个角落!

赛后合影


(编辑:王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