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

时间:2024-12-29浏览:32

  (学生通讯员 冯经纬 杨浩 关晓彤 徐安琪 刘键蓝)12月28日上午,“聂华苓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缅怀聂华苓的生平业绩,探讨她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以及她对华文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贡献

此次研讨会以“聂华苓与华文文学”为主题,围绕“聂华苓生平创作研究”、“聂华苓的创作与中华传统文化”、“聂华苓的小说与西方文学”、“聂华苓与中国当代文学”、“作为文学活动家的聂华苓”等议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讨论。

上午八时三十分,研讨会开幕式暨第一场大会报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波楼510会议室准时开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余秀才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白杨教授分别致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胡德才教授主持开幕式暨第一场学术报告,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罗晓静教授主持第二场大会报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余秀才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众多学者在聂华苓与华文文学领域的研究付出表示由衷敬意,他和参会人员共同怀念与武汉有深厚渊源的世界华文文学作家聂华苓女士。聂华苓女士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华文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作品不仅深受读者喜爱,还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长、暨南大学文学院白杨教授对聂华苓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聂华苓不仅是华文文学的杰出代表,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文学的重要桥梁。聂华苓的创作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她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理解人性的独特视角。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对聂华苓文学成就的致敬,更是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次重要推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与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胡德才教授高度评价了聂华苓在华文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指出两个多月前聂华苓在美国爱荷华家中去世,一个月后就是她的百岁诞辰。聂华苓祖籍湖北广水,出生在湖北宜昌,成长在武汉,今天学界在武汉举行聂华苓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开幕式后的大会报告环节,南京大学文学院刘俊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梁燕丽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陆卓宁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江少川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樊洛平教授、湖北大学文学院刘川鄂教授、《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主编李良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学院邓如冰教授、东莞理工学院许燕转教授、宜昌市总工会副主席彭定新先生以及汪亚琴博士等年轻学人发表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演讲,分别就聂华苓笔下的“安格尔形象”、《千山外,水流长》中的人类审美共同体构建、聂华苓现代派小说的批判精神、聂华苓对世界文学的贡献、聂华苓笔下的江水意象描写、“国际写作计划”的时代性与文学性、转文化视域下的聂华苓文学实践、聂华苓与湖北大学、聂华苓与宜昌、聂华苓小说的“还乡”意识、聂华苓的“文化客厅”理念及其实践、聂华苓文学的话语修辞与叙事进程、聂华苓的《沈从文评传》及其价值、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的政治寓意、聂华苓的小说与西方文学、北美华文小说中的代际书写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将永远带着您的嘱托和温煦的关怀,恪尽职责,为文坛发出一份光和热!”未能亲临会场的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世界华文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先生发给会议的散文《怀念聂华苓》中的这句话说出了与会者的心声。

  聂华苓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与研究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聂华苓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华文文学的传播与交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聂华苓的作品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读者的关注与喜爱,为华文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研讨会期间,与会学者赴湖北广水市参观考察了聂华苓文学馆。

(编辑:陈芷萱)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