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地标,缅怀先贤精神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开展“行走的党课”

时间:2023-05-29浏览:13

(通讯员 孙林红 杨瑜 范宇阳)今年是潘梓年老校长诞辰130周年,为缅怀先贤,引导师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发展史,5月22日下午,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前往《新华日报旧址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党课”。《新华日报》首任总编辑华岗之女、国家首批专利代理人、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华景杭,《新华日报》首任总编辑华岗之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祁大钧,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晓静、党委副书记赵晓,以及师生党员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在《新华日报旧址——江汉区民意一路大陆里四至九号,罗晓静讲授了党课《寻访红色地标,缅怀先贤精神——汉口大陆里〈新华日报〉创刊地》。她首先带领师生回顾了《新华日报》创刊及办报历程。她介绍,《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工具和沟通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新华日报》办报历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的重要缩影。

接着,她着重讲述了潘梓年的红色新闻思想和实践。潘梓年是由毛泽东钦点的《新华日报》第一任社长,他带领报社努力克服在战时物资缺乏和在国统区办报的恶劣政治环境等不利条件,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党报管理办法,将《新华日报》办成了我党飘扬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潘梓年也因此被誉为“中共第一报人”。

最后,她指出,《新华日报》是有着红色基因的重要报纸,潘梓年也是我校前身中原大学第一校长,学院新闻、文学、艺术等专业的起源是中原大学创建之初设立的新闻系和文艺学院。作为具有红色基因的中南大学子、新时代青年、新一代新闻人,希望同学们在追寻红色地标、缅怀先贤的实践中,汲取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传承薪火!

随后,师生通过“走一走、看一看、讲一讲”等方式进行沉浸式学习。《新华日报》社旧址的外墙而今被改造为了一个小型的报史展览馆,不过百米的巷道,一面是《新华日报》社史,一面是党的百年新闻事业史。师生沿着小巷认真学习墙面上的图文,对《新华日报》办刊历史和党波澜壮阔的百年新闻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旧址正门前,《新华日报》首任总编辑华岗之女华景杭女士带领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学生党员黄昱表示,在革命年代,华岗义无反顾地追寻着真理,用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革命的光明前景献出力量,今天我们与华景杭女士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深受鼓舞,今后要继承并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努力成为“铁肩担道义”的新闻工作者。麦尔耶姆古丽·艾散谈到,新闻学子要有大梦想,大格局,希望将来能站在国际舞台上,用世界听得懂的声音为党和国家发声,讲好中国故事。

此次活动即是一堂“行走的党课”,也是一节专业思政课,在红色地标前以生动鲜活的形式载体、话语体系,将党史、校史、专业建设史与思政教育、人才培养融合,进一步坚定了师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信心决心。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