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刘海龙:传播的物质性问题

时间:2021-06-04浏览:890

(学生记者 陈思妤)63日,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七《传播的物质性问题》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方式开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龙受邀成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新闻学院教授余秀才担任主持人新闻学院部分师生到会听讲。

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余秀才对刘海龙进行了简要介绍,新闻学院师生在聊天室中发送“掌声”的表情,讲座在热情中拉开了序幕。

讲座截图

讲座伊始,刘海龙提出了从传播学角度解释传播的物质性的观点。他谈到,近几年由于物质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关注从表意信息逐渐转向非表意信息,于是传播的物质性问题成为焦点。目前相关文献大多从技术哲学层面、一般性社会理论方面做出研究。刘海龙认为,这一问题根本上需要从传播学角度研究。

刘海龙提出,传播虽然作为人的精神活动,但跟物质是有关系的。对于物的定义,历来有文化与本体两种观点。作为文化的物具有社会生命,物的社会性是人赋予的,人在某个生命阶段与物连接,物便有了生与死,这说明,物不是物本身,而是被符号化的物质,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作为本体的物成为了传播要素,具备一定价值。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人对物的驾驭能力逐渐变弱,传播中便存在了向物的回归。刘海龙结合了一些社会热点,表明人越来越无力,而物越来越强大。他谈道,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传播中存在两种物质性:一是媒介即讯息,但媒介比讯息更重要;二是一种媒介成为另一种媒介的内容。麦克卢汉的观点也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

接着,刘海龙阐述了海德格尔论物的思想。海德格尔早期认为,当人们卷入用具中并与之打交道时,人们已经处在一个由相互关联的事物构成的总体之中,在日常的操心、寻视中先行领会。但他的晚期思想从生存论转向存在论,重点关注对人道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海德格尔在1949年提出,科学不把物当物,而是“科学的对象”,但实际上物和对象不同,因为物独立于人。他在从技术层面论物时说:“人以技术的方式分析技术,这种分析方式是与技术相呼应的,不过,即使以这种方式分析技术,我们对技术的判断也未触及技术的本质”。海德格尔从早期对“做”的关注,转向对栖居的分析,对存在的兴趣也在增加。

讲座过半,刘海龙谈到了物质性兴起的理论缘由。在物质文化的研究中,作为年鉴学派代表的布罗代尔在《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论述了自己的观点;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与商品进行了批判,做到了将物符号化;阿帕杜莱认为有生命轨迹的物做出的反叛都是不彻底的。在STS研究与知识社会学界,拉图尔提出行动者网络理论中存在行动者物的观点。在新海德格尔的物向本体论的探究中,哈曼致力于研究以物为导向的哲学。

随后,刘海龙科普了媒介研究领域的物质性“革命”。芒福德、英尼斯、麦克卢汉首先发声,认为媒介是被误解的革命。在此之后,相关“革命”在法国、德国、美国发起,媒介考古学与后人类主义便应运而生。他介绍了“物质性”的六种研究进路与媒介物质性的四个观察维度,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内容的物质性。

讲座截图

最后,余秀才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这次讲座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刘海龙的讲解让大家对传播的物质性问题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专业知识与学术研究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