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勤云:毕业生感怀

时间:2018-10-23浏览:1180

毕业生感怀

中文2011付勤云

珞珈山——东山头

572,不过15站的距离,30分钟的车程

却隔了近两年的时光

时光易逝,转瞬之间,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满是学士服的身影。看着他们,两年前毕业时的场景,六年前入校时的一幕幕,四年里的一点一滴,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

20119月,只身一人,我来到武汉,来到财大,并成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1101班的一名学生。如果说,来财大读中文,是一次偶然;那爱上财大,爱上财大中文系,则是必然。

财大的中文系,那时成立才不过四年。但我们不乏博学多识的老师,他们或温文儒雅,或风流倜傥,或幽默风趣,或古直严肃。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对中文有了热爱,对中文系这个大家庭有了眷念。20123月,我放弃转专业的申请,开始专注于中文的学习,并在谭飞老师的启蒙下,结下了与文字学的缘分,直至如今。20147月,我参加了武汉大学的夏令营,并被认定为优秀营员。201410月,通过推免,我被保送至武汉大学。20159月,被正式录取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15级硕士。

短短几句话,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我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然而,其中的种种波折与坎坷却是难以言明的。还记得,最初目标不定时的迷茫与不知所措,面临夏令营考核时的紧张与惴惴不安,以及选择学校时的徘徊与游移不定。然而,所幸,每一程都有系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校内推免资格的复试,原本以为这是一场严苛的学术能力的评辨会,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竟演变成“关于付勤云同学保研学校的选择”的讨论会。

这一段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我仍是万分感激。我想,如果没有系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我是无法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来到武大,顺利地成为武大中文系的一名研究生。而我,在武大,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出身”,我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财大中文系,影响着武大师生对财大中文系的判断。而我,只能以更好的表现来证明自己,证明财大中文系。正如当年夏令营面试结束时我所说的那般“非曰能之,愿学焉”,我始终秉持着勤能补拙的态度,孜孜以求学。所幸,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期间,我两次获得“武汉大学二等学业奖学金”,并被评选为2015-2016学年“优秀研究生”。

六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如今,中文系成立已有十周年,它已不是当初我们入校时稚嫩和青涩的模样。然而,十周年,对中文系而言,还很年轻,还难以积淀一份厚重的底蕴和显赫的声名。我想,出自财大中文系的每一位学生,都该时时刻刻铭记自己的“出身”,将归属烙在心里,奋然前行,尽微薄之力,立奠基之功。我也定会,载重前行,不负众望。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