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佩:从晓南湖畔到珞珈山

时间:2018-10-23浏览:1519

从晓南湖畔到珞珈山

新闻2011代小佩

在武大图书馆准备硕士论文事宜,突然接到本科学院的电话。得知,适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教育20周年暨中文、艺术教育10周年庆典,学院要征集校友材料。衷心地祝福!老师希望我能写一篇感怀文章,深感荣幸。

本科毕业后我在武大念硕士,晓南湖畔的朗朗书声变成了珞珈山下的晨读背影。电话里辅导员熟悉的声音,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大学时光。我停下手头的活儿,任思绪飞到晓南湖畔。那些难忘的人和事一下子涌入脑海,一时不知从何写起。本科的同学们如今散落在天涯海角,提到财大时,感觉格外亲切。常常听到那句感慨:好想回财大看看,和老友再去西苑吃一次饭。

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听师兄师姐说,财大是武汉高校中的小家碧玉。南湖校区尤为明显,占地面积不大,建筑皆白色,被小桥流水环绕,湖畔杨柳依依,湖心小岛水鸟嬉戏。在夏日和煦的风中坐上缆车式的校车,总有惊喜伴随清香拂面而来。与武大古香古色的风格不同,财大的建筑有一种玲珑剔透之感,极具现代韵味。

走进文泰楼,便觉开阔大气,螺旋形的阶梯从楼中心拔地而起,气势磅礴。东侧的走廊曲折蜿蜒,是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到了晚上,教室和走廊的灯光格外明亮,一楼那一片开阔的地方,似乎随时可以化作现代舞会的舞池。教学楼明亮的灯光与西苑闪烁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书声与闹市奇妙地汇合于此,暗示某种精神与物质同在的意味,倒成了文泰的特色。一楼有一座孔老夫子的雕像,为山东校友所赠。师兄师姐曾开玩笑说:考试之前,得朝这孔老夫子的像鞠个躬,拜一拜。而孔老夫子面朝西苑堕落街,我们戏谑:大抵是被西苑美食所吸引?每每在文泰复习读书至肚子咕咕叫,三两步便走到了西苑的小门,跨过去,总能找到一种小吃,满足你刁蛮的胃。很多人毕业后,提到西苑就想流口水。走了很多路,见了很多种云,却只爱过一个地方的美食。下课撸串,生日大趴,节日聚餐,那里安放着我们少时正当好的胃口,还有那高谈阔论恣意绽放的青春。

俯瞰逸夫图书馆,形似一轮弯月。墙壁镶嵌着巨大的玻璃窗,不论在夜晚和白天图书馆的阅览室都很明亮,远远望去,图书馆就像个玻璃盒子,能透过窗户看到埋首苦读的学子。每逢重大节日,图书馆前面的喷泉就会打开,甚是壮观。除了宿舍,大学我待得最久的就是图书馆。财大图书馆藏书丰厚,里面还有一个货币博物馆。最常去的是四楼,那里有很多文学方面的书,和小伙伴读《亲爱的甜橙树》时哭得稀里哗啦,在那里读完《约翰克里斯多夫》、《悉达多》、《忏悔录》、《穆斯林的葬礼》……五楼有新闻专业书籍,还有艺术和摄影方面的作品,二楼三楼主要是经济法律。大二是我读书最认真最纯粹的一段时光,有一段时间如饥似渴地找书,最高纪录是一天读一本。精神世界获得极大的满足。有一段时间,我被质疑: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妈妈也总是让我出去走走多交朋友,甚至担心我读傻。我总是把手机丢在宿舍,早出晚归,不想让任何人打扰我。那时候,甚至立下雄心壮志:读完财大图书馆,去武大图书馆,读完武大图书馆去华科图书馆。然而,财大图书馆一个架子的书还没有读完,就匆匆毕业了。毕业后读书越发少,那段自由自在的读书时光便尤为珍贵。如今浮躁,心事过重,只有零零碎碎的时间看书,面对读书人,甚是惭愧。大学,的确是最好的读书时光。

穿过图书馆前面的五羊广场,经过留学生食堂、五食堂和篮球场,右手边就是中区宿舍,也就是我大学住了四年的地方。传说中区是全校最破的宿舍区,但她地理位置优越,不论去教室图书馆还是食堂,都是刚刚好的距离。财大南湖校区以湖著名,傍湖的宿舍区不仅有好风景,还有好听的名字,比如:滨湖、临湖、环湖。我们住中区,奈何没有湖,对傍湖宿舍总是很羡慕,于是中区宿舍也得一雅名——望湖。我住在中区4210宿舍,现在敲开门,不知道是四张怎样的脸庞。我们当时宿舍四个人分别来自山东、天津、湖北、四川。其他宿舍的孩子也来自全国各地,每逢寒假返校当晚,我们总是在宿舍的楼道穿梭叫喊,大家纷纷献上各自的家乡特产,山东的山楂、天津的麻花、四川的豆腐、青海的牦牛肉、陕西的糕点、甘肃的羊肉……敲下这些字,都有点流口水了,无比怀念那热闹闹的景象。因为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于是得以有这口福,也因着我们来自天南海北,毕业后我们散落天涯海角。大抵,有些人,一辈子再也见不着。背井离乡一身孤往,在人生地不熟的武汉,外地的学子更是将财大视为家,将新闻学院视为家。

中区宿舍附近的食堂很多,当时整个校区食堂10多个,中区占了5个。食堂菜品丰富多样,价格实惠。有一次在路上走,遇到两个外校学生大声讨论:财大食堂真是又便宜又好吃,比我们学校便宜多了!桥楼餐厅,是班级聚餐的好去处,酱猪弯远近闻名。四食堂二楼的清真食堂份量很足,一楼有一个大叔,瘦小个儿,总是在打饭菜的时候播放音乐,哼小曲儿,跟每一个来打饭的学生大声打招呼,特别亲切、热情,我们都被他的达观状态深深感染。

从宿舍出来,沿着主干道继续走,经过文泓楼、文治楼、文溯楼、文潭楼。文治楼,法学院和公安学院所在,寓意法治。文溯楼,老图书馆,现为校史馆、法律文化研究院所在,与史有关,故称为“溯”。文潭楼,原大学生活动中心,现为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等单位所在,当初有同学戏称“文潭者,就业之泥潭也”。备考研究生那断时间,我整天泡在老图书馆,在那里读书复习,认识了很多朋友。那段埋首读书的日子,当时只觉得苦,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奇美。

继续沿着主干道走,穿过晓南湖上的九孔桥,就来到了波澜广场。这里,文澜楼与文波楼隔着广场相望。文澜楼,以首任校长范文澜先生之名命名,自此后我校楼名皆从文从水。比如,文泓楼,原为中南政法学院教学楼,现北楼为知识产权学院、南楼仍为教学楼。文清楼,司法鉴定中心所在地,寓意还人清白。文添楼、文沛楼、文泉楼……很有意境和寓意,不一一而举。

文波楼,与文澜楼相对,一南一北,取波澜不惊之意。文波楼也是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所在地。文波楼给我们提供了平台和精神领地。一楼那块“空地”带来的惊喜不断,艺术系学子的毕业设计展览,新闻系学子的摄影作品、杂志以及中文系学子的优秀文章。阳光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象征着学子们光明的未来。晓南湖畔风景宜人,佳人相对,甚是让人心醉。那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将是我们永久的牵挂。

穿过波澜广场,就是学校的东大门。从东门走出去,最近的公交车站叫南湖大道东山头,坐上572路,可以到另一个站——八一路珞珈山站。也就是我如今读书的地方,武汉大学。坐上这趟来时的公交,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时间从指尖流逝,带来的不仅是阅历的增长,容颜的改变,还有很多东西内化在心底。我在财大和武大两所学校受到的浸润,成了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武大同样读书学习,却不是当年那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念本科时,不可一世,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朝夕相处的朋友曾直言不讳,说我“你太自我了”。那个时候还不懂什么叫太自我。现在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我的固执、卑怯、傲慢都被我用一种方式逃避——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注重他人的感受,孤傲,快言快语。从象牙塔的瑰丽色彩中走出来,棱角被现实的凌厉打磨,磕磕绊绊。在武大做了很多事情,参加不少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算是弥补本科时“躲进小楼成一统”带来的些许遗憾。生活庸常,也曾一度自我迷失,无助彷徨。跌跌撞撞向前,慢慢寻找未来的方向,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内心开始波澜不惊,却愈加笃定。如今,又一次即将面临曲终人散,摆在眼前的将是更加难以预知的未来。不过,不论前方如何险恶,我在财大和武大所受到的教诲都会让我更加自信和从容面对。

版权所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