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响》报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学生自创、自办、自我管理的校园媒体。从19983月原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学生自发创办《共响》报开始,《共响》已走过20年的历程,并已连续出版123期《共响》报。《共响》以“共谈四方事,响吹八面风”为口号,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办报原则,立足校园,服务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重视校园读者的反馈,因此深受学生喜爱,有校园“小南方周末”之称,共响人也曾被评为“感动校园十大团体”。

《共响》是新闻能力的实战阵地,也是学生实践锻炼成长的平台。《共响》由心怀新闻热情和理想的在校大学生自发、自主办理,在《共响》办报20年的历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共响人从共响这个大家庭里成长、受益。选题、采访、撰稿、改稿、审稿、排版、发报、运营,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将课堂知识投入实践,专业能力得到锤炼,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师生间的联系在办报交流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紧密,共响人在合作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理想共同体。“在大学的象牙塔,交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一件有意义有梦想的事情,存一段想起来能笑出泪来的回忆,是多么幸运和幸福,成全我这些的,就是《共响》”,共响是新闻理想的孵化基地,是新闻师生的交流园地。

《共响》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的宣示高地。从1123,虽然《共响》历经了无数次的改版,但《共响》始终在坚持深度,着力挖掘校园新闻事件背后值得思考的东西,求真、求实是每一篇《共响》文章撰稿的基本原则。《共响》人以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精神为指导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心写好每一篇稿件,并严格进行稿件审核,践行着“博文广艺,崇实求真”的院训。可以说,学生办报的过程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

《共响》也是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平台。20年来,《共响》从1123记载了一群共响人生生不息的精神。没有排版软件,共响人就用word排版;没有印刷厂印刷,共享人就用A4纸打印出来然后粘贴成报纸的模样,再送去打印店复印,就这样共响人透过一期期报纸阐述事实、传递理念。采访遇到困难、经费不足、设备紧张等问题都没能使《共响》中断,共响人一路执着的勇气和相互扶助的精神值得铭记,共响人在这里“共享”成长,在实践中实现精神和意志的蜕变。

《共响》还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真实实践。《共响》立足校园,以校园新闻和校园深度报道为主要内容,始终关注校园身边人、身边事、身边问题,如第123期《共响》评论版关注的问题有“新生专业选择”、“新闻无学论”等。如今的共响人已“共响共鸣”于晓南湖畔,成为学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育人为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原则。《共响》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联系,让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思考相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受了教育,专业能力和思想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无形中实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